土地謄本告訴你的事:土地謄本可以顯示的資訊與其用途
作者:管理員
2025-04-27 20:26:26 ‧ 12次閱讀
土地謄本告訴你的事:土地謄本可以顯示的資訊與其用途

在不動產交易、資產管理、法律訴訟或是投資評估的過程中,土地謄本是一份不可或缺的重要文件。它如同土地的「身分證」,記錄了土地的基本資料、權利關係,以及各種法律狀態。了解土地謄本上能夠看到什麼資訊、並正確運用它,是保障自身權益與做出正確判斷的第一步。

一、土地謄本能顯示哪些資訊?

土地謄本一般分為土地登記謄本建物登記謄本。本文以土地部分為主,常見資訊如下:

1. 土地標示部

這一部分主要描述土地的基本物理特徵,包括:

  • 地段(例如台北市信義區某地段)

  • 地號(一組特定的編號)

  • 面積(以平方公尺或坪計算)

  • 使用分區與使用地類別(如住宅區、商業區、農業區等)

  • 地目(如建地、農地、林地等)

透過標示部的資訊,可以了解該土地的位置、大小以及依法可使用的方式。對於評估未來開發潛力或使用限制,這些資訊非常重要。

2. 所有權部

記載土地所有權的相關資訊,包括:

  • 所有權人姓名(或法人名稱)

  • 持分比例(若有共有人)

  • 取得原因及日期(如買賣、繼承、贈與等)

這一部分是確認土地「誰是主人」的核心資料,也是交易安全的第一關。若所有權人有多人,需特別注意交易時共有人是否全數同意。

3. 他項權利部

這部分列出土地上設立的其他權利,常見有:

  • 抵押權(通常是貸款擔保)

  • 地上權(他人得以利用該土地建築物或設施)

  • 農育權、典權、永佃權等其他用益物權

  • 租賃註記(若租期超過一定年限)

若土地有設定抵押權或租賃權,會直接影響其自由處分及交易價值,因此查看這部分非常關鍵,尤其是投資或收購前的盡職調查。

4. 附記部

這裡記錄的是其他法律上的狀態,例如:

  • 查封、假扣押、假處分登記

  • 區段徵收、重劃區劃設變更

  • 公告地價、公告現值

附記部常顯示土地是否涉及法律糾紛或政府政策變動,會影響未來開發、貸款、買賣時程。

二、土地謄本的用途

1. 購買土地前的審核

購地前,應向地政事務所申請謄本,確認賣方是否為真正的所有權人,並檢視土地上是否有不利的負擔或限制(如抵押、查封等),避免買到「有問題」的土地。

2. 辦理銀行貸款

銀行審核房地產貸款時,會要求提供土地謄本,以確認抵押標的的權利狀態與價值。若土地上已有其他抵押權,可能會影響貸款成數。

3. 投資評估與開發規劃

對於想進行土地開發或資產配置的人,謄本提供土地面積、使用分區、地目等關鍵資訊,能判斷土地的可建築性、容積率、未來增值潛力。

4. 法律訴訟與權利主張

若涉及土地繼承、分割、債務執行、強制拍賣等法律行為,土地謄本是證明土地權利歸屬與負擔情形的正式憑據。

5. 產權整理與不動產規劃

家族成員間常透過土地謄本了解共有土地的持分狀況,協助進行贈與、買賣或分割,妥善規劃家族資產。

三、申請土地謄本的方式

一般可以透過以下方式申請:

  • 地政事務所臨櫃申請

  • 地政電子謄本系統(線上申請)

  • 委託代辦(如代書、律師)

通常只要支付小額的謄本費用(如每份20元新台幣),即可取得最新資料。若謄本上顯示資訊不清楚,也可進一步申請「異動歷次謄本」,掌握完整變更紀錄。

四、注意事項

雖然土地謄本提供大量資訊,但並不包含所有細節,例如:

  • 實際使用狀況可能與地目不符(如農地蓋了鐵皮屋)

  • 土地界址與面積可能有誤差,需另行測量確認

  • 未登記的權利關係(如口頭租賃)不會反映在謄本上

因此在重大交易前,仍建議搭配實地勘查、地政士或專業顧問協助,降低風險。

📞 豐驛不動產 |專辦廠辦仲介
豐驛不動產  02-86919992   0928-041-327 柏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