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產傳承三大途徑:贈與、買賣與繼承
作者:管理員
2025-04-24 20:30:00 ‧ 34次閱讀
房產傳承三大途徑:贈與、買賣與繼承

隨著台灣房地產價格持續攀升,如何妥善規劃房產的世代傳承,不僅是許多為人父母者關心的議題,更牽動著家庭的財務規劃與資產配置。面對複雜的稅法規定,選擇合適的傳承方式,不僅能順利將房產移轉給下一代,更能有效降低潛在的稅務負擔。本文將深入剖析台灣房產傳承中常見的三種方式——贈與、買賣與繼承,全面比較其優缺點、相關稅負,並提供節稅策略,協助您為下一代規劃最周全的房產傳承方案。

房產傳承三大途徑:贈與、買賣與繼承

在台灣,房產傳承主要有三種常見的方式,各有其法律基礎、稅務考量與操作流程:

一、贈與

贈與是指所有權人無償將房產移轉給他人。父母將房產贈與子女,在法律上視為一種贈與行為。

  • 優點:

    • 靈活性高: 父母可以根據自身意願和子女的需求,隨時進行贈與,並可分年贈與,利用每年的贈與免稅額逐步移轉資產,降低單次稅負壓力。
    • 提早規劃: 贈與可以提早完成財產移轉,避免未來可能發生的遺產稅問題,且能讓子女提早擁有房產的使用權。
    • 可附加條件: 父母在贈與時可附加條件,例如要求子女在特定條件達成後才能完全取得所有權,或保留部分權利(如居住權)。
  • 缺點:

    • 贈與稅負擔: 台灣的贈與稅採累進稅率,超過免稅額的部分需課徵10%至20%的贈與稅。目前每位贈與人每年有新台幣244萬元的免稅額度。若贈與房產價值較高,可能產生 significant 的稅負。
    • 房地合一稅風險: 子女未來出售受贈房產時,是以父母取得房產的成本計算房地合一稅,若父母取得成本較低,未來增值空間大,子女可能面臨較高的房地合一稅。
    • 土地增值稅: 雖然直系血親贈與土地可以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,但仍需辦理相關手續。
  • 稅負考量:

    • 贈與稅: 超過每年免稅額的部分,依稅率級距課徵。
    • 契稅: 受贈人需繳納房屋評定現值的6%作為契稅。
    • 印花稅: 贈與契約書需貼用印花稅票。
    • 房地合一稅(未來出售): 子女未來出售房產時,按持有期間適用不同稅率,且成本以父母取得成本計算。

二、買賣

父母將房產以買賣的方式移轉給子女,法律上視為一般的房屋交易行為。

  • 優點:

    • 所有權立即轉移: 買賣完成後,子女立即取得房產的所有權,權利義務關係明確。
    • 避免贈與稅: 若買賣價格合理,可避免高額的贈與稅。
    • 房地合一稅起算點: 子女未來出售房產時,房地合一稅的持有期間將從買入時開始計算,且成本以買入價格為準。
  • 缺點:

    • 稅負成本高: 買方(子女)需支付契稅(房屋評定現值6%)和印花稅。若土地價值高,可能還需繳納土地增值稅。
    • 資金需求: 子女需要有足夠的資金支付購房款項,對於經濟尚未獨立的子女可能是一大負擔。
    • 低價交易風險: 若買賣價格明顯低於市場行情,稅務機關可能認定為實質上的贈與,並追徵贈與稅。
  • 稅負考量:

    • 契稅: 買方(子女)需繳納房屋評定現值的6%。
    • 土地增值稅: 若有土地移轉,賣方(父母)需繳納土地增值稅,但若符合自用住宅條件可享有優惠稅率。
    • 印花稅: 買賣契約書需貼用印花稅票。
    • 房地合一稅(未來出售): 子女未來出售房產時,按持有期間適用不同稅率,且成本以買入價格計算。

三、繼承

繼承是指在被繼承人(父母)過世後,由繼承人(子女)依法取得其遺產,包括房地產。

  • 優點:

    • 稅負相對較低: 台灣的遺產稅設有免稅額、扣除額等規定,若遺產總額在免稅額以下,則無需繳納遺產稅。目前遺產稅的免稅額為新台幣1330萬元。
    • 土地增值稅免徵: 因繼承取得的土地,免徵土地增值稅。
  • 缺點:

    • 時間不確定: 繼承的發生取決於父母的生命週期,子女無法預先掌握時間。
    • 遺產分配爭議: 若繼承人眾多,或父母生前未妥善規劃遺囑,容易產生遺產分配爭議,導致繼承程序 জটিল 且耗時。
    • 無法提早規劃: 父母無法在生前主動規劃房產的移轉方式和時間。
  • 稅負考量:

    • 遺產稅: 若遺產總額超過免稅額及扣除額,則需依累進稅率繳納遺產稅。
    • 契稅: 繼承取得房產免徵契稅。
    • 印花稅: 繼承系統表及遺產分割協議書等文件需貼用印花稅票。
    • 房地合一稅(未來出售): 子女未來出售繼承取得的房產時,持有期間可追溯至被繼承人取得房產的時間,成本則以繼承時的房屋評定現值及土地公告現值為準。

節稅策略與注意事項

面對不同的房產傳承方式,如何運用節稅策略,降低稅務負擔,是父母在規劃時需要仔細考量的。以下提供一些建議:

一、善用贈與免稅額:

父母可以每年分別贈與子女不超過免稅額(目前為每人每年244萬元)的財產,逐年將資產移轉給子女,長期下來可以有效降低贈與稅的總額。若夫妻共同贈與,則每對父母每年合計有488萬元的免稅額度。

二、考慮分批贈與不同標的:

若房產價值較高,可考慮先贈與部分持分,或搭配其他價值較低的資產一同贈與,分散單次贈與的稅負壓力。

三、買賣價格合理化:

若選擇以買賣方式移轉房產,務必確保買賣價格符合市場行情,避免被稅務機關認定為低價贈與而補徵贈與稅。建議可參考實價登錄資訊或委託專業估價師進行鑑價。

四、利用自用住宅優惠:

若父母出售自用住宅後兩年內重購自用住宅,或因重購自用住宅而出售原有自用住宅,符合條件者可申請土地增值稅重購退稅或抵稅優惠。

五、長期規劃與多元方式結合:

房產傳承是一項長期的規劃,建議父母及早開始思考,並非單一方式適用於所有家庭。可以考慮結合贈與、買賣與繼承等多種方式,例如先以贈與方式移轉部分資產,剩餘部分則納入遺產規劃。

六、諮詢專業人士:

由於稅法規定複雜且多變,建議尋求專業的稅務律師、會計師或地政士的協助,根據家庭的具體情況,量身打造最合適的房產傳承方案,避免因不熟悉法規而產生額外的稅務風險。

七、預立遺囑:

若選擇以繼承方式傳承房產,建議父母預立遺囑,明確規劃遺產的分配方式,避免子女未來因遺產分配產生爭議。

三種傳承方式優劣比較總結

傳承方式優點缺點主要稅負適用情境
贈與靈活性高、提早規劃、可附加條件贈與稅負擔、未來房地合一稅風險、可能產生土地增值稅贈與稅、契稅、印花稅、未來房地合一稅父母希望在生前逐步移轉資產,且房產增值潛力較高
買賣所有權立即轉移、避免贈與稅、房地合一稅起算點較有利稅負成本高、資金需求、低價交易風險契稅、土地增值稅(賣方)、印花稅、未來房地合一稅子女有足夠資金,希望立即取得房產所有權,且未來房產增值幅度預期不高
繼承稅負相對較低、土地增值稅免徵時間不確定、遺產分配爭議、無法提早規劃遺產稅(若超過免稅額)、印花稅、未來房地合一稅父母希望以較低的稅負將房產留給子女,但無法控制時間

房產傳承是家庭資產規劃的重要環節,不同的傳承方式各有其優缺點與稅務考量。父母應及早了解相關規定,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、家庭成員的需求以及對未來的規劃,審慎選擇最適合的傳承方式。透過善用節稅策略,並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,才能在合法的框架下,順利將房產傳承給下一代,實現財富的永續傳承。

📞 豐驛不動產 |專辦廠辦仲介
豐驛不動產  02-86919992   0928-041-327 柏叡